一進門,熱情的 Luca 就朝著我們衝過來,整個立起來把前腳搭在我們的大腿上,搖著尾巴的樣子像是海水拍上沙灘那樣,急著想要和你互動。Luca 是隻柴犬,今年 3 歲,牠的媽媽就是我們這次訪問的新手媽咪-蔣智媗 Alice。
Alice 今年 5 月正式晉級為新手媽媽,而且是兩男一女的三胞胎。Wayne、Lyon、Elaine是三胞胎的英文名字,取自中文名最後一字的發音:緯、樂、誼。三寶的爸爸則是來自馬來西亞,後來到台灣結婚定居。
老天爺讓他們選我當媽媽
很多人看到三胞胎都會覺得羨慕,但背後的辛苦卻很少人知道。Alice 說,
懷孕初期的時候一直吐,站起來就有要暈倒的感覺,孕期 20 週的時候,肚子大得看起來就像是要生了一樣,幾乎都沒有出門,後期更是躺著都覺得痛。如果 28 週之前就早產的話,對嬰兒來說是十分危險的,雖然當時沒有選擇住院安胎,但Alice 一直到產前都照醫生的叮囑待在家裡,有生過雙胞胎的朋友也建議她盡量減少走動,和懷單胎生產的狀況不同,一般是多走路比較好生,但懷多胞胎正好相反,所以都乖乖待在家裡,希望可以撐到足月才比較穩定。『雖然辛苦,但為了孩子能夠平安出生,一切都是值得的』Alice 說。
三胞胎是 34 週才算足月,Alice 的孕程約 33 週 + 4 天,算起來已與足月很接近了。『那時肚子裡的空間也不夠,大哥緯緯住在最下面,妹妹和二弟在上層,後期坐著的時候就比較容易壓到大哥,可能因為不舒服,在肚子裡就會一直踢,急著想出來。』Alice 提到在網路有看過一些資訊,說孩子在肚子裡的時候是看得到彼此的,三寶的個性從在肚子裡的時候就很明顯,大哥和妹妹比較活潑,二弟樂樂就比較文靜。
拇指小公主與小王子
因為一次得照顧三個孩子,請月嫂可能也無法好好休息,所以生產後就選擇住月子中心,中間偶爾到醫院學習衛教、幫寶寶洗澡等。從月子中心回家裡的第一天,Alice 和先生兩人整晚沒睡,同是新手爸媽的他們,雖然已經有看過一些育兒資訊,但實際照顧又是另一回事了。『緯、樂、誼小時候有點像《魔戒》裡的咕嚕,瘦瘦小小的,身上也沒什麼肉,又像拇指姑娘 / 拇指小王子一樣,剛出生時只有 1.5 公斤 (一般嬰兒出生約 3 公斤),幫他們洗澡的時候很怕碰撞到小小的身軀。』現在大哥已經約 5700 克,妹妹約 4200 克,跟初時相比又長大了許多。
不到 2 小時的睡眠
『剛開始照顧的一、二個月快瘋掉,常常一陣忙完,看到先生下班回來就會掉眼淚』 Alice 說。有時候一個孩子哭,另外兩個也像感應到什麼,三個孩子就一起哭。
但是剛開始也不知道是餓了還是要換尿布,怎麼安撫都沒用,爸媽的睡眠時間都不到 2 小時,除了體力上是挑戰,心情也受到影響。現在就比較讀得懂孩子的需求,像大哥緯緯不喜歡大的奶嘴,太大就會一直推開,現在則是三個孩子裡面比較能睡過夜的;妹妹雖然愛哭,但喜歡跟人互動,看到人就會笑。孩子 4 個月後情況開始好轉,也比較好照顧了。
被孩子填滿的時間很幸福
因為一次要照顧三個孩子,到了夜晚是個大挑戰,Alice 和先生會輪班照顧,晚上 9 點三個孩子睡覺後,爸爸就先去睡,到 11 點多換媽媽休息到 4、5 點,再換爸爸休息,中午爸爸再接著去上班。現在平日的白天也有請保姆幫忙,週末則是孩子的外婆來照顧,可以稍微放鬆一下,有一點點自己的時間,『算一算小孩黏在媽媽身邊也只有十幾二十年,所以我不介意這些日子被綁住,到時候長大了有自己的朋友,說不定還覺得媽媽好煩』對 Alice 來說,雖然一開始也落入想當 100 分媽媽的泥淖,什麼都想做到最好,現在也放過自己,感謝三寶來到這世界,成為家裡的一份子,讓所有被填滿時間都很幸福。
兩代間的育兒差異
Alice 的婆婆曾從馬來西亞到台灣幫忙照顧孫子,因為婆婆也生養過雙胞胎,在育兒方面是有經驗的,但也許因為不同世代與文化背景,有時候難免有想法上的差異。例如馬來西亞或香港地區很流行的「保嬰丹」,據稱可以幫助改善嬰幼兒胃口及睡眠,婆婆就會拿來給三寶吃,因為 Alice 先生小時候也都有吃保嬰丹;還有像嬰兒是否可以喝水、使用薄荷產品、安撫吊床等,兩代之間偶爾也會產生育兒方式差異。雖然如此,不管是婆婆還是岳母,都很疼愛三寶。
和毛小孩一起長大
「根據美國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,嬰兒出生後第一年家中如果有養寵物,並不會增加兒童過敏機率,反而易使兒童對寵物過敏形成保護,減少日後發生過敏的可能。」(摘自網路資料)
Alice 和先生一起養的柴犬 Luca,現在 3 歲多,以前常常會帶牠出門或到公園跑跳,孩子出生之後就比較少時間陪牠。『坐月子的時候每天都會看家裡的攝影機,Luca 看起來有點憂鬱』Alice 說。有些家長可能會擔心寵物掉毛的問題,但其實現在已有不少資料顯示讓寵物和幼兒一同成長的好處,包括成為孩子的朋伴、養成更積極的生活,有研究指出幼童和狗狗一起可每日平均運動 11 分鐘,聽起來不多,但日積月累下也增加寶寶的活動力。寵物的餵水、餵食或照顧,也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心與同理心,親密的接觸與戶外活動反而能增加寶寶的抵抗力、降低過敏機率。
不過一歲以下的寶寶抵抗力還很弱,還是需要暫時隔開寶寶和狗狗的活動範圍,所以 Alice 家裡有圍欄限制活動空間,有一次全家一起拍照,Luca 以為可以進去,便跑進了圍欄。其實不管有沒有養寵物,環境衛生都很重要,孩子過敏的原因也不一定是因為寵物,想要讓寶寶和毛小孩一起生活,就要更勤奮的清潔,『寶寶和毛小孩一起時,大人也要在一旁照顧,畢竟小孩比較不會控制力道』。讓狗狗和孩子一起成長的好處很多,和狗狗互動也可以增加多巴胺分泌,心情更愉悅、生活更快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