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經常丟東西讓你感到困擾嗎?其實這是他正透過肢體向你傳遞訊息唷!只要適當引導,把丟東西轉化成類似的遊戲,在滿足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需求後,就能安穩前往下個學習階段。
// 喜歡丟食物的寶寶
探索環境是寶寶很重要的學習方式,可能會丟東西、翻箱倒櫃、到處爬,這些讓家長困擾的自主行為都是健康成長的證明。手是很棒的探索工具,抓握時有各種觸感,成功丟出東西帶來成就感,因為控制能力還不成熟,每次動作都會產生不同結果的新奇感,觀察飛行路徑、聆聽落地的聲音,這些過程都讓寶寶覺得有趣,同時累積學習經驗。但最有趣的是,一丟你就會轉換表情和語氣,再把東西撿回來;對寶寶來說就像玩遊戲。
// 喜歡丟東西的孩子
「 雖然你會很生氣,可是我想要你注意我。」逐漸長大的孩子懷抱自我意識,卻還不熟悉如何透過言詞表達。丟東西是他們尋求幫助的手段,可能代表不開心、累了想睡、肚子餓、希望被關注、缺乏安全感或其他需求。因為發現丟東西讓你最有反應,誤以為這就是方法。
// 當孩子又在丟東西
請仔細觀察、解讀孩子當下的困擾,及時回應並安撫情緒,引導孩子試著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。(如果是危險物品記得馬上收好喔!)接著用溫和堅定的語氣溝通,制定能丟和不能丟的規範。也可以討論屬於彼此的暗號或動作,以更安全的方式表達情緒和需要。
只要對丟的需求滿足了,寶寶就會轉向探索其他事物;只要覺得愛和安全感足夠了,孩子就不會故意搗蛋。不過這些都需要時間體驗和練習,在那之前,想丟東西我們就來丟球吧!


// 喜歡丟東西,就來丟球吧!
完成一次丟球遊戲需要執行許多動作,涵蓋各種能力。用手指抓緊和放開、舉起手臂丟和拋,有些遊戲則需要用手掌拍打、抓緊球拍或球棒,這些動作鍛鍊了手指、手臂的力量和手腕靈活度。用眼睛觀察球路能瞭解方向、遠近等空間概念,也提升專注力,默默地更訓練了手眼及全身協調,學習控制力道。球掉了沒關係,彎腰撿球再起身,刺激了前庭覺發展,幫助維持身體平衡。隨著緊盯移動物體的視覺追蹤能力增加,孩子也會開始嘗試接住球。
遊戲結束試試邊丟邊收吧,只要換個說法,就能把收拾玩具變遊戲:「 我們來比賽看誰收最快!」、「 看誰最先把球都丟回箱子裡!」陪孩子透過遊戲一起丟個夠,就不用再為丟東西煩惱囉!
// 丟的遊戲有哪些?
美國感覺統合玩具品牌 B. toys 推出多款丟的遊戲,選擇時記得考量孩子目前能力。年齡較小可以先挑沙包這類輕量不會滾動或彈走的玩具,年齡大一些步伐和身體控制能力更穩定後,可以試著挑戰需要球拍或球棒、規則更複雜的遊戲。不論室內或戶外,挑你也喜歡的遊戲和孩子一起玩,才能讓彼此都盡興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