乒乒砰砰.咚.咚咚!孩子最近就像充滿活力的聲音製造機,敲門、敲碗、敲桌子,不放過任何可以敲敲打打發出聲音的機會。隨著成長,孩子對手部控制能力加強,這些我們聽來吵鬧的聲響其實是他們正在探索的寶藏唷!「 好好玩喔,原來這樣做會發出聲音!」透過敲打,孩子了解到自身動作與周圍物體間的關係:不同的方式、力道、工具都能創造出不同的聲音。同時提升手眼協調,才能準確敲打在同一個區域,並累積經驗成為日後操作生活工具的基礎能力。


但想把聲音變成音樂還差了什麼呢?就是「 節奏感 」!不只聲音演奏 / 暫停交替的頻率,季節和晝夜變化、秒針滴答前進、睡著時的呼吸聲、寶寶在肚子裡聽著媽咪的心跳和說話聲,生活中充滿各式各樣的節奏。心理學家研究顯示,照護者懷抱嬰兒一邊哼歌一邊搖晃,不但會讓嬰兒感到有趣和愉快,也有助於嬰兒的大腦培養節奏感。
培養適當的節奏感能夠提高對音樂的感受力與理解力,美國西北大學研究更指出,節奏感較好的學生,腦部神經對聲音的回應能力較強,有助於語言的理解、表達及閱讀能力。除此之外,節奏感會幫助學習走路及肢體運動時所需的靈敏度、平衡感、韻律感及協調性 ( 像拍球就是一種節奏展現唷 )。節奏快慢與音調高低也能激發孩子的觀察、模仿和想像力,幫助連結不同情緒,練習情感表達。


不需要多麼專業艱深的課程,只要透過生活中的小遊戲就能引導孩子,培養節奏感!
▸ 和孩子一起發現環境中的節奏,例如:嘩啦啦的雨聲、風吹樹葉窸窸窣窣、時鐘滴滴答答、紅綠燈嗶嗶嗶的提示音、馬達運轉…等。
▸ 和孩子一起隨著各種音樂自由起舞,不論是快節奏的舞曲、優雅的華爾滋或舒緩的慢板,孩子可以在舞動間模仿我們的動作、探索身體的無限可能,同時訓練音感與節奏感,並且提升親子間的親密程度。
▸ 和孩子一起透過打擊樂器感受節奏,由大人拿著鈴鼓或響板,一次拍一下,讓孩子在聽到聲音時變換身體動作,等孩子熟悉規則後也能逐漸加快拍的速度。
▸ 跟著音樂節奏有規則的運動身體,例如:拍手、跺腳、轉圈、跳躍、拍打膝蓋,既能練習節奏感,也能加強對肌肉的控制能力,更好地完成各種大範圍動作和精細動作,同時消耗孩子的體力!
節奏和旋律也是把生活變美味的調味料,擁有打擊樂器的孩子則會讓美味加倍!帶上三角帽,用蛙聲道電子鼓為生日快樂歌伴奏、小花童們握著長頸鹿沙球帶領新人踏上紅毯、揹著砰砰砰打擊樂團幫爸爸的陣頭表演助勢,眼神閃閃發光。每個孩子的身體裡都藏著節奏細胞,只要加上好的體驗,就能成為長久陪伴的節奏感。
B.toys 的打擊樂器有好多款,根據功能可以分成三組,也更好挑選;選好了就和孩子一起盡情敲敲打打吧!



具備鼓和多種搖鈴讓寶寶敲打、抓握,適合分享的節奏創造組
砰砰砰打擊樂團
https://mamasandpapas.tw/product-BX1007X
進行式鼓追樂隊
https://mamasandpapas.tw/product-BX1446X
非洲豹戰鼓
https://mamasandpapas.tw/product-BX1733Z


操作音階樂器感受從無到有的旋律創作組
好聲鷹森林樂隊
https://mamasandpapas.tw/product-BX1876Z
鯨奇樂手
https://mamasandpapas.tw/product-BX2057Z


擁有多種電子敲擊音效和音樂的開心享樂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