🤱 每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,擁有自己的個性和氣質,對安全感的需求也大不相同。
有些寶寶只要吃飽睡飽就能穩定情緒,有些寶寶更在意心理上的滿足,希望家長可以提供更多關注和互動,安全感需求強烈。然而寶寶的能力有限,哭泣是最主要表達需求與尋求幫助的方法。如果長時間對寶寶的需求不聞不問,沒有適當回應,會讓寶寶懷疑自己的能力、懷疑自己主動提出互動是否值得回報,使寶寶對陌生世界感到更加無助,減弱適應力。
擁有一段穩定、適時且正確回應寶寶生理和心理需求的依附關係才能建立安全感,而建立安全感其實是從出生前就可以開始練習的課題。相較於其他感覺,觸覺和聽覺比較早發展成熟。雖然胎兒待在子宮裡是無光環境,但媽媽可以透過輕柔撫摸肚皮和寶寶建立親密連結,讓寶寶感到安定。這些撫摸產生的觸覺訊息也會傳入寶寶的大腦,促進大腦發展。不過有時候寶寶可能會用突然的劇烈反應─踢或蹬來表示不喜歡,就不要強迫囉!而子宮內也能接收到豐富的聲音,像是:媽媽的心跳、說話聲、血液流動和腸胃蠕動的聲音。孕期間媽媽可以多和肚子裡的寶寶說話來傳達情感、安撫寶寶也建立安全感。所以寶寶出生後聽到媽媽的聲音就覺得放心,抱在胸前聽著媽媽的心跳聲比較容易睡著,是因為感受到待在肚子裡的熟悉。
對初生寶寶來說,接觸到的聲音、光線、溫度、氣味,幾乎都是全然陌生的新刺激。肌膚接觸的擁抱可以讓寶寶延續在媽媽子宮裡的熟悉狀態,並且和擁抱他的人產生依附關係。大量擁抱除了穩定情緒,還能刺激觸覺神經、幫助腦部神經元連結,對於日後學習發展也有助益,同時讓寶寶與世界產生正面連結,感受愛與親密。每天固定時間幫寶寶按摩也是很好的肌膚接觸。例如洗完澡後,在溫暖舒適的環境、寶寶清醒而且放鬆的狀態下,用乳液幫寶寶按摩全身,一邊按摩一邊和寶寶說話。按摩時要注意保暖和力道,可以從寶寶臉部表情是微笑或咯咯笑來判斷,如果寶寶沒有意願也別勉強喔!
3、4個月之後可以嘗試跟寶寶玩身體遊戲,握握手、捏捏腳、輕輕幫寶寶伸展四肢。也可以溫柔注視寶寶的眼睛,一邊摸摸寶寶的五官,一邊和寶寶說話。這些動作會幫助肌肉生長,引起相應的反射動作,刺激中樞神經發展,讓寶寶理解自我身體的存在,促使寶寶學習翻身。
6、7個月左右視覺發展進步,可以懷抱寶寶一起坐著讀故事書並讓他伸手觸碰。試著讓寶寶摸摸我們的臉,玩各種表情變化的遊戲,並透過遊戲慢慢學習辨別情緒。這個階段的寶寶對話語中隱含的情緒已經有所感知,聽見讚美或謾罵可以透過點頭、搖頭、哭、笑等肢體語言來表達喜悅或不滿。多多鼓勵寶寶,使用正向言語溝通,藉此建立與他人相處的美好感受,將來才會願意和不熟悉的陌生人接觸。
其他像是用觸覺球在寶寶的四肢上滾動,可以降低觸覺防禦性,情緒也會更加穩定。播放輕柔的音樂,隨著節奏輕輕拍背或溫柔撫摸都能讓寶寶覺得愉快、身心放鬆。但互動固然重要,也要用心觀察寶寶何時需要陪伴,何時需要自己玩,提供他恰當的距離,並偶爾目光交流以減少焦慮。當寶寶表達情感時一定要專注傾聽並適時給予回應喔!
● 愛就是要黏著你 情圖照中的商品清單
🛏 Lucca盧卡-成長型嬰兒床(象牙白) >>https://mamasandpapas.tw/product-CBLCY1200
🤱 Ocarro 雙向手推車 >> http://bit.ly/2Yby9E2
🐯 巴巴里獅系列 (舒適圈 / 搖鈴吊飾玩偶 / 互動布書 ) >> http://bit.ly/2Zl52L9
🐴 搖搖馬貝兒 >> https://mamasandpapas.tw/product-644990900